巴中皮影简介
巴中皮影,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主要体现在人物雕刻的精细制作上。首先,选用经过特定处理的大黄牛皮,经过“发汗”、“浸泡”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如“刮毛”、“去筋”和“绷伸晾干”,然后对雕刻的皮人头、身、四肢进行绘画设计,将图案粘贴在皮上,用40多种雕凿进行细致的雕刻。雕刻完毕后,用手工熬制的明油(亮油)浸泡,以达到透明的效果,随后用麻绳连接关节,形成“桩”,人头则单独制作。在演出中,"桩"和人头数量丰富,分别代表“全堂”和“半堂”,有“旱排场”和“水排场”的区分。
皮影戏的演出中,真人通过操纵皮人,在亮子(白布挡子)上配合灯光和声音,演绎各种神话和历史故事。比如《封神榜》、《隋唐演义》和《西游记》等,特别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在小学生中非常受欢迎。地方戏如《斩巴蛇》、《牡丹灯》和《四下河南》深受群众喜爱。演出中使用的乐器以锣鼓为主,辅以京胡、盖板等,有时还有琵琶和扬琴等。
皮影制作传承多为家族和姻亲关系,如曾口皮影剧团的肖氏家族,巴州镇皮影剧团则有世代相传的班主。皮影艺术源自周代的“木人歌舞”和汉代的“刻木为美人”,经过不断发展,成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表演形式。巴中皮影在文化娱乐和民俗祭祀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巴山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其独特的造型艺术、雕刻艺术和表演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尽管巴中皮影的起源尚无明确记录,但其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在宋代皮影戏中已有体现。巴中被誉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皮影雕刻艺术和演出技艺,如“变脸”等独特表演,都值得继续传承和发扬。目前,巴州区文化馆正积极参与皮影艺术的保护和推广,如“巴中皮影”项目已申报成为中国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巴中皮影”,指流传于四川省巴中市境内的一种民间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工艺美术和民间皮影戏演出两大部分。
多重随机标签